新聞源 財富源

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

財經(jīng) > 滾動新聞 > 正文

字號:  

因地制宜 事半功倍
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3-23 05:52:46  來源:經(jīng)濟日報  作者:佚名  責任編輯:羅伯特

  河南省欒川縣重渡溝走了十余年艱苦的扶貧開發(fā)路,如今成為國家4A級景區(qū)。

  重渡溝的扶貧工作對其他地區(qū)有借鑒意義。扶貧開發(fā)貴在精準、重在精準、成敗在精準。實現(xiàn)扶貧對象精準、項目精準、因村派人精準,扶貧工作的根基才算扎好。重渡溝的扶貧正是因為出了實招,脫貧才見了實效。

  近年來,各地扶貧的口號叫得非常響?!耙赂?,先修路”“少生孩子,多種樹”……喊了幾十年的口號,如今看來仍十分受用。但作用卻有很大的不同,現(xiàn)在修路是想讓外面的人進來;提倡種樹,是為了美化環(huán)境,重塑鄉(xiāng)村形象。

  上世紀80年代,農(nóng)家樂悄然出現(xiàn)在各大城市的郊區(qū)。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張,郊區(qū)也逐漸城市化。但是,有需求就有生產(chǎn),郊區(qū)城市化咱就往山里跑。

  因此,精確識別,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。從來沒有一個可以適用于所有貧困村落的脫貧模式,脫貧之路因村而異、因戶而異、因人而異,每一個脫貧成功的樣本背后都暗含著太多人的思考和努力,每個樣本都值得學習,但不可簡單復制。

熱圖一覽

  •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